说完,转身离开。
殷天逸委屈巴巴的看了一眼自己的亲哥哥。
“爹的意思,咱们以后都得听二姐的是吗?”
殷映阳爱惜的摸了摸自己弟弟的头。
“傻弟弟,不愿意听,以后就离她远点。女人早晚都得离开殷府。”
.................
一转眼就到了九月初四,这天殷府上下早早的都起了床。
这一天,府里的奴仆与家丁都换上之前殷府为其准备好的新衣。
府里上下,除了人,基本都是展新的。
卯时刚过,府里就来满了通州权贵。
在通州权贵见证下,殷氏族人开始祭天祭祖。
辰时四刻,殷府老爷子殷士伟领着四个儿子与布政使李彦秋,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潘永起,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陈显平走在最前边。
身后则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。
有殷氏族人,有远嫁而来的殷氏姑奶奶及家眷,有各衙门有品阶的官员,还有通州的王孙贵胄。
浩浩荡荡一群人出了城门,官道上前行了十里后驻足。
算算时间,按提传校尉通传,巳时二刻送册队伍就会到达此处。
提传校尉还告诉了殷老爷子,这次送册队伍还带了圣旨,从此殷氏不光是皇亲国戚,更是正了八经的贵族!
提传校尉离开时,老爷子赏了多少不得而知。眼力丰富的人发现快马回程时明显慢了不少,那校尉的嘴,更是咧的合不上。
巳时二刻,浩浩荡荡打着黄旗的队伍缓缓而来。殷士伟领着四个儿子与李、潘、陈三位大人快速的迎上了队伍。
殷老爷子与几位殷老爷对上京城的大人都不相识,更别说宫里出来的。
三位大人还算有眼力,几位户部、礼部的官员,司礼监的几位公公还都能叫的出口。
“殷老太爷,这是礼部左侍郎王羽王大人。王大人,这是殷老太爷,这位是殷子荣殷家二姥爷。”
“王大人好。”“见过王大人。”
“见过殷老太爷,见过二姥爷。”
“这位是户部右侍郎,宋文虎,宋大人。”
“宋大人好。”“见过宋大人。”
“见过殷老太爷,见过二姥爷。”
“这位是司礼监蓝公公。”
“蓝公公好,怠慢了。”“见过蓝公公。”
“哎呀,老太爷,二姥爷。什么见过呀,您俩太拿老奴见外了。老奴有幸见到祖母的家人,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报。
老太爷,家里布置妥当了没?要是完事咱们就回府宣圣旨吧。
这也能宣,但老奴觉得还是回府宣更妥当,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大喜事呀!”
老爷子殷士伟可不知道圣旨里说了些什么,但绝对是封赏。年过七十的老爷子满脸潮红,说话都有些磕巴了。
“好好好,咱们这就回府。”
上京队伍的送册仪式,殷四礼是不可能参加的,甚至远远的看一眼都不够资格。
但是里面发生的事情早早的就在下人们的口中传开。
听说仪式一直持续到中午,然后就是宴请贵客。
册封仪式前先宣读了一份圣旨,听说在场的所有人都下了跪,就是那么跪着听完了大太监的宣读。
二小姐的贴身丫鬟春意告诉四礼,这些人可不是在跪那大太监,而是跪那道由天运帝姬寒太所亲手所写的那块黄布,也就是圣旨。
后来的殷四礼却是知道了,圣旨并非皇帝亲书,而是由人代笔后,他负责按印。
圣旨里面说了很多听不懂的话,但是主要就是表达封赏。
封老太爷殷士伟为玉田县子,封二姥爷殷子荣成安县子,而且最后还加了一句世袭罔替!
喜欢两袖天道镇清风请大家收藏:(m.sydxsl.com)两袖天道镇清风新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