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新冠疫情突然的到来,武汉的人民群众凝聚力,中华儿女的团结一致,“最美逆行者”,哪一个不让人潸然泪下,让人肃然起敬。
新冠到来的时候,天蓝学校放了长期的假,开学日期待定,很多大学不能幸免,包括中小学,贵州是一个少数感染数量两位数的省份,但是各个村落封村封城,也造成不少影响。
对于读研究生的天蓝来说,课程并不是很紧,影响也不是很大,只是突然的封城让他措手不及,而张小新,运气好,刚好处于实习阶段,他不想考研究生,在贵阳实习,不过听说贵阳也封城了。张小新微信给他说。不过还好在封城之际,学校给天蓝包了一辆返乡的大巴车,给他们做了核酸检测,在封城的前两天成功送回家乡。
“很久没有回家走一走了”,大巴车到市里的车站,他就下站了,大巴车不会送到他们到家,而只会分批的送到省内各个市的车站。家乡的这个城市,人口较少五十来万,这个时期城市还没开始封城,人流并没有限制得很厉害,因为城市在地图上还是白色无污染的一块地图。比起上学的城市,这里总算有些人气,只是大家都戴着厚厚的口罩。
爸妈都是在市里的工作,得益于国家扶贫攻坚计划,村里很多破旧的房屋都已经被拆除,重新划出一块土地用于现代农村的建设开发,每个家庭还拿到了拆迁的款项,而父母也拿了一部分做首付在市里买了商品房,老家的房子也建设了起来。
远远的,便看到一辆白色的东风电动汽车,看了看车牌,是父亲的车牌,正向他挥挥手。天蓝推着行李箱就往父亲车赶去。
“爹,今天你不上班呀”,天蓝坐在副驾驶位置上问到。
车动了起来。
“最近厂里放假了,政府不让开工了”,父亲看着前方说道。父亲穿着朴树的中山服,嘴里叼着一根磨砂香烟。烟雾缭绕,额头上的皱纹,还有头上冒出了很多根白发,天蓝知道,父母已经老了。
“我以为你请假过来的呢,害我还以为自己还很重要呢”,天蓝开玩笑的说道。车里的气氛缓和了不少。
父亲微微右眺了一下,嘴角微微上扬,一脸嫌弃的样子。
“要不是你娘让我来接你,我都懒得管你,自己打车去吧,早就去广场跳舞去了”,说完,将烟放在车窗外抖了抖。
“你少抽点烟吧”,天蓝担心的劝道。
“都抽了几十年了,不抽不舒服”
“对了,过两天得回去老家一趟”
“回去干嘛”,天蓝好奇的问到。
“你二爷去世了”,父亲淡淡地说道。
二爷,正是吴老怪。
“什么时候的事情。”
“前天吧,都九十多了”,父亲感叹道。
天蓝看着前方,一句话也没说。
车缓缓的开进地下室,车停好,天蓝从尾箱中拉出行李箱。电梯缓缓上升,父亲一言不发。站在后面。
“叮,十三楼到了”,电梯里温馨的提示声。天蓝和父亲徐步走出电梯。
“近日,贵州卫健委向大家发出防疫健康建议,减少外出,不聚集,不传谣,不信谣,通风消毒,有病情,早报告,保持干燥….”,电视里传来新闻的消息。
天蓝奶奶在沙发上,神情呆滞的看着电视。天蓝母亲在旁边厨房做着饭菜。拿着手机,刷着抖音。
“叮玲玲”,传来门铃声。
“来了来了”,天蓝母亲打开了门。
“娘”,天蓝喊道。
“哟,大学生,回来了”,母亲调侃了一句。然后笑嘻嘻的帮天蓝接过行李箱。
“娘,天蓝回来了”,天蓝母亲给坐在沙发上的奶奶说到。奶奶转过头来,没有反应过来,半天才回了一句“咋了”。
“天蓝回来了”
“奶奶我回来了”,天蓝坐在奶奶旁边,拉了拉奶奶的手,奶奶这才反应过来。看了看天蓝
“娃儿回来了”,
“我回来了,学校放假了。”
“那你吃过饭没有呀,还是这么瘦,多吃点呀”,奶奶捏了捏天蓝肩膀上、手臂上说道。
“娘,他在学校里面吃得很好的,不用担心”,母亲解释道。
“好好好,吃得好身体好就行”,奶奶微笑的说道。
“奶奶,没事,我在学校里过得很好的,不用担心,我先去房间了,你先看会电视”,天蓝说道。
“行吧,去吧”,奶奶放开天蓝的手臂,转身看起了电视。天蓝起身,将行李箱搬到了房间,奶奶又回头看了看天蓝搬东西的背影,感叹了一声,又看起了电视里的新闻。
“赶紧,收拾好,等下吃饭了”,母亲在厨房里喊到!
“马上就好了”,天蓝在房间里回道。而爸爸在沙发上,玩着手机,手机里斗着地主。
晚饭过后,天蓝打开微信,点开了小胖的头像。
稀疏无人的路边摊旁,小胖喝了一口啤酒,熟练的点了支烟,天蓝在旁边吃着牛肉串。
“还准备读几年呀”,小胖吐出一口烟雾。
“明年就实习了,还在想着要不要回来这里工作”,天蓝啃着手里的串。包着嘴说道。
“你们研究生,工作怎么都好找。不像我们,专科毕业,也就打打杂工,混吃等死”,小胖自嘲道。
“以前我以为长大后会长很胖呢,现在感觉比我还瘦”,说完拍了拍小胖的肩膀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